#最新【4歲男童遭家人傳染,就讀公立幼兒園即日起停課兩週;3.30華航紐約返台班機已有9人確診;4.9起口罩可寄給國外二等親;5.1勞動節連假不建議取消】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說明,今日確診10例COVID-19(又稱新冠肺炎、武漢肺炎)個案,其中9名境外移入、一本土個案為4歲男童,其就讀的公立幼兒園即日期全面停課兩週。國內目前373人確診,包含5人死亡、57人解隔離、其餘治療中;而境外移入有321人、本土個案則有52人。
今日確診的3名由美國返台的境外移入個案,也是搭乘3月30日美國紐約返台的華航CI011航班,該班機已有9名乘客確診感染。
■4歲男童確診前上課4.5天,175名接觸者進行疫調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莊人祥發言人,今日確診的4歲男童(案365),受到先前已確診的同住爺爺奶奶感染(案343、356),該家庭還有男童的父母、弟弟,平時6人同住,其餘3人採檢陰性。
由於該男童就讀國小內的公立幼兒園,他於3月25日在學校上課發燒,老師立刻將其安置在隔離空間,由家人接回;3月27日、30日至4月1日一共4.5天到校上課。今日起該公幼4個班級全面停課兩週,其中居家隔離者有38人,包含老師6位、廚工工友3人、同班同學29人;列為一般接觸者採自主健康管理者有83人,包含老師8人、不同班學童75人。此起3人群聚案一共匡列175名接觸者。
■CI011航班已9人確診、機上座位分散,研判在美時已遭感染
而今日9起境外移入案例,分別為5男4女,年齡介在20多歲到40多歲,入境日自3月21日至4月4日、發病日介於3月10日至4月4日。其中包含3起群聚案。
一名30多歲女性(案364)自美國工作返台,3月10日出現咳嗽等症狀,30日入境時主動通報,但採檢結果為陰性;居家檢疫期間因搭乘班機有其他確診個案,而從居家檢疫改為居家隔離,也因症狀並未改善,4月3日再次採檢確診。
莊人祥表示,目前與案364搭乘同一班飛機(CI011航班,3月30日美國紐約飛往台灣)確診者共有9人,分別是先前確診案325到329、案346,以及今日確診的兩名美國就學、工作返國男性(案370、371)。這些案例在飛機上的座位都沒有太近,研判是在美國就已分別被感染,但因較多帶病者都搭上這班飛機,且無法百分百排除機上感染可能,因此指揮中心已將全機扣除9名確診者,其餘327人,包含13名機組員都列為居家隔離對象。
陳時中表示,案364初發病時採檢為陰性,但在居家檢疫期間身體持續不適而再次採檢,目前也已加強居家檢疫強度,民眾在居家檢疫結束前,若有出現症狀需要先填列,並由護理師團隊判斷是否可以解除隔離,若有必要也可採檢。
此外,一對分別為30多歲、20多歲男女(案366、367)在英國同所學校就讀,4月2日一起返國,並個別於4月2日、4日發病採檢確診。
一對30多歲男女(案372、373)為家人,兩人3月6日至21日至英國、冰島自助旅遊,居家檢疫期間分別於1日、3日出現流鼻水、鼻塞、味嗅覺喪失,採檢確診。
■台灣研究及臨床發現:患者確診前1週病毒量最高、腹瀉比例高、兒童病例症狀較輕微
昨(5日)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,4月1日至3日確診的26名個案中,就有近兩成出現腹瀉症狀,因此將腹瀉納入臨床症狀。
不過腹瀉是十分常見的病徵,張上淳解釋,目前觀察確診者的腹瀉症狀,從輕微到嚴重都有,也有個案一天拉7、8次。但民眾如果沒有特別接觸史、旅遊史,專家小組討論則認為不需要太擔心,因為日常有許多狀況會出現腹瀉,例如食物中毒、餐廳污染,造成的諾羅病毒、輪狀病毒群聚,平時就非常多,也並非在COVID-19傳染期間,這些群聚就不會發生,因此國外旅遊史仍是判斷的重點。
目前國內有5名12歲以下學童確診,且有4名都有發燒症狀,張上淳表示,觀察台灣的兒童確診個案,都沒有轉變成重症。國外雖然有少數出現嬰幼兒重症、死亡個案,但整體看來,相較於成年人,兒童的症狀較輕微。
張上淳表示,台灣針對幾個確診個案進行定量的PCR檢測,試圖了解病人在確診之後體內的病毒量變化發現,患者確診後前一週病毒量都偏高,之後慢慢下降。但因為針對無症狀感染者,無法得知病人在哪個時間點體內出現病毒,國內目前的證據只能說在偵測的當下,病毒量都偏高,但從未排除無症狀感染者可傳染給他人的可能,也有愈來愈多國外資料證實,無症狀感染者能夠傳染病毒。
無症狀感染者因為無症狀,容易讓人放下戒心,可能會有比較近距離的親密接觸。不過張上淳也表示,因為無症狀感染者不會咳嗽、打噴嚏,排病毒出去,讓別人感染到的危險性也較低,因此若能維持社交距離,就能降低被感染的風險。
■4月9日起14天大人可買9片、小孩10片口罩,可寄送國外
口罩政策則繼續放寬。陳時中表示,自4月9日起,民眾14天可以購買大人9片口罩、小孩10片,也可寄送口罩給在國外的二等親,每兩個月30片。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物資組組長王美花解釋, 若民眾想將口罩寄送給國外二等親屬,可透過線上申請(https://emaskep.trade.gov.tw/),也可從經濟部貿易局網站查詢。輸入寄件人、收件人、身分證字號等資料,內政部系統將查核申請民眾與欲寄送口罩的親屬關係,若資訊都核實完畢,民眾可收到一組有許可證號碼的簡訊,再透過郵局或快遞方式寄送。
若有年長者不會使用網路申請,王美花說,可以透過傳真資料或親自前往貿易局,有專人提供服務,幫忙完成申請手續取得許可證號碼,再由民眾去寄送即可。
■指揮中心擬研議民眾去夜市、傳統市場、餐廳戴口罩指引;5月1日勞動節連假則暫不建議取消
衛福部次長何啟功今日上午於立院答詢時表示,接下來將會發佈指引,要求夜市、傳統市場、餐廳等地的業者需要戴口罩,民眾若前往該場所也需配戴。對此,陳時中表示,人與人之間維持社交距離、避免去人多擁擠的地方仍是首要原則,戴口罩也可作為保護,相關指引會盡快討論後訂定。
至於5月1日又將是勞動節連假,是否有取消的必要?陳時中表示,要看接下來的疫情變化來調整管制的強度。陳時中說,現在靠的都是國民高水準的配合,讓疫情得以控制,所以還不需要像其他國家一樣,嚴格限制民眾行動。不過,接下來仍需要大眾遵守社交距離、戴口罩等規範,若疫情有變化,也不排除更嚴格的限制。
■教育部要求校園防疫升級,搜集師生連假足跡,以備日後疫調需要
至於校園防疫部分,教育部次長劉孟奇則表示,昨(5日)發布新的防疫注意事項,一共有5項重點:
一、學校須進行全面消毒。包括教室、宿舍、餐廳、圖書館、廁所、實驗室等使用頻率較高地點,應維持通風並提高消毒頻率。
二、師生返校第一時間應執行嚴格健康監測。除了量測並記錄體溫外,再加上呼吸道、味嗅覺失調症狀加以詢問,若有相關症狀,要求師生配戴口罩,就醫在家休息。
三、進行全校衛教宣導、搜集連假足跡。師生返校後應再次衛教;學校應搜集師生於連假期間旅遊、聚會等足跡,教育部也會請學校調查後回報,以備日後疫調的需求。
四、師生每日務必量測體溫紀錄。
五、嚴格執行社交距離原則:維持室外1公尺、室內1.5公尺距離,若無法做到則需配戴口罩;若為特定人聚會,師生則應固定座位、保留出席記錄。
此外,若學生出現症狀,而造成請假或停課,劉孟奇說,學校應採最大彈性處理,可改變授課方式,來顧及學生的學習權益。但必須先確認學生是真的待在家裡配合防疫,而不是讓學生不到校,但反而在外面亂跑。
(文/陳潔 ; 攝影/林彥廷、中央社)
#延伸閱讀
【抗疫浮生錄:從英國到西班牙,我們陷入道德選擇題】https://bit.ly/3dXYglY
【為什麼沒有症狀也能傳染?】https://bit.ly/2WDiECP
抗疫時間軸【從全球到台灣,武漢肺炎疫情如何發展?】http://bit.ly/2twBVtC
★紀錄關鍵時刻,看見事實重要,#贊助報導者:http://bit.ly/2Ef3Xfh
★關注最新疫情,即時接收推播,立刻追蹤 #報導者推特: http://bit.ly/2YeHAOP
#2019新型冠狀病毒 #武漢肺炎 #報導者 #COVID19